数控车床中的G75指令主要用于径向切槽循环,适用于加工宽槽、深槽或均布槽的情况。其核心功能是通过分层切削和断屑退刀,提高加工效率并保护刀具。以下是G75的具体参数、使用方法和编程示例:
###** 一、G75指令格式及参数详解
指令格式:
G75 R(e);
G75 X(U) Z(W) P(Δi) Q(Δk) R(Δd) F(f);
```
**参数含义**:
1. **R(e)**:每次径向进给后的退刀量(单位:mm),模态有效。
2. **X(U)/Z(W)**:切槽终点的绝对坐标(X、Z)或相对坐标(U、W)。
3. **P(Δi)**:X方向每次切削深度(单位:0.001mm,半径值,无符号)。例如,P2000表示每次切深2mm。
4. **Q(Δk)**:Z方向每次移动量(单位:0.001mm,无符号),需小于刀具宽度。
5. **R(Δd)**:切削到底部时的Z向退刀量(通常设为0以避免断刀)。
6. **F(f)**:进给速度(单位:mm/r或mm/min)。
---
### **二、G75使用方法**
1. **刀具选择**:使用切槽刀,刀宽需大于Z向移动量(Δk)与余量之和。
2. **编程步骤**:
- **定位起点**:刀具快速移动至槽的起点附近(X、Z坐标需在毛坯外侧)。
- **设置退刀量**:通过`G75 R(e)`定义退刀距离,避免刀具与工件摩擦。
- **定义终点坐标**:根据槽宽和深度设置X(U)、Z(W)。
- **设定分层参数**:
- X向切深Δi(如P3000表示每次切深3mm);
- Z向位移Δk(如Q4000表示每次移动4mm)。
- **执行循环**:G75自动分次切削,每次X向进刀后回退e距离,直至达到设定终点。
3. **注意事项**:
- 刀具宽度需覆盖槽宽,或通过多次循环加工宽槽。
- 精加工时需留余量,后续用G01指令修整槽壁和槽底。
---
### **三、编程示例**
**加工要求**:车削外圆宽槽,槽宽15mm,槽深至Φ40(毛坯Φ50),切槽刀宽5mm。
```nc
O0002;
G99 G40; (每转进给,取消刀补)
T0202 M03 S400; (调用2号切槽刀,转速400r/min)
G00 X52 Z-34.1; (定位至起点,Z向预留0.1mm精加工余量)
G75 R0.5; (退刀量0.5mm)
G75 X40.5 Z-39.9 P2000 Q2000 F0.1; (X向切深2mm,Z向移动2mm,终点X40.5 Z-39.9)
G00 Z-34; (返回精加工起点)
G01 X40 F0.08; (精车槽底至Φ40)
Z-40; (精车槽壁至Z-40)
X62; (退刀)
G00 X100 Z100; (返回安全位置)
M30; (程序结束)
```
**说明**:
- 粗加工时留余量0.5mm(X40.5为粗车终点),精加工通过G01完成。
- Z向移动量Q2000(2mm)小于刀具宽度(5mm),保证切削轨迹重叠。
---
### **四、特殊应用场景**
1. **深槽加工**:通过分层切削(Δi)避免刀具受力过大。
2. **多槽加工**:调整Z向起点,重复调用G75循环。
3. **端面槽加工**:省略Z(W)参数,仅用X(U)和Q定义端面槽。
---
### **五、系统差异提示**
- **西门子系统**:G75可能用于返回参考点(如`G75 FP=1 Z0`),与车床功能不同。
- **单位确认**:部分系统要求P/Q以微米为单位(如P2000=2mm),需参考机床手册。
通过合理设置G75参数,可高效完成复杂槽型加工,减少编程工作量并提升加工稳定性。实际应用时需结合刀具性能和机床特性调整参数。